摘要
9月17日上午10時,伴隨著清脆的鳴笛聲,成都地鐵17號線二期和10號線三期(武侯祠站—太平園站)正式開通初期運營。華飛科技工業交換機為兩條線路的乘客信息系統(PIS)提供了核心通信支撐,通過高可靠、低延時的數據傳輸,保障了列車實時信息發布及應急廣播等功能的穩定運行,顯著提升乘客出行體驗與運營服務智能化水平。
成都雙線齊發,服務全面升級
9月17日,成都地鐵17號線二期和10號線三期(武侯祠站—太平園站)雙線開通,不僅為成都軌道交通網絡新增7座換乘站,進一步織密了城市交通脈絡,也標志著成都地鐵運營里程突破700公里,持續鞏固全國軌道交通“第一方陣”地位,此次兩條新線在乘客服務體驗方面實現了多重升級。
華飛科技工業交換機賦能成都地鐵PIS系統
這一切乘客服務體驗升級的背后,都離不開一個龐大的系統——地鐵乘客信息系統(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的穩定支撐。PIS系統通過中心控制、車站終端、車載設備和傳輸網絡構成一體化信息服務體系,實時為乘客提供列車運行信息、應急通知及多媒體服務。在這一復雜系統中,工業交換機作為數據傳輸的核心設備,確保了信息的實時性與準確性,直接關系到乘客體驗與運營安全。
華飛科技乘客信息系統解決方案
作為軌道交通工業通信設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華飛科技的工業網絡設備在此次成都地鐵兩條新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網管型車載加固網絡交換機穩定部署于17號線二期全線(涵蓋地面與車載PIS系統)以及10號線三期(武侯祠站-太平園站)的車載PIS系統中。該系列設備專為軌道交通嚴苛環境設計,符合EN50155行業標準,具備寬溫工作(-40℃~85℃)、高抗振性、電磁兼容性及IP40/IP67防護等級等特性,能夠在振動、沖擊和極端溫度條件下穩定運行,為乘客信息發布、實時通信及多媒體服務提供高穩定性、可靠性保障。
當前,華飛科技多款產品與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于成都地鐵1、2、8、10、13、17、18、19等多條線路,為這些線路的乘客信息系統(PIS)、閉路電視監控(CCTV)等提供了高可靠的通信支撐,為成都軌道交通的網絡化運營和智能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